(中国太阳能产业资讯网荐)随着建筑供暖能耗下降,太阳能热利用产品性能日益提高,太阳能采暖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光热产业走入人们视野,人们对太阳能采暖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关注度日益增加,太阳能采暖作为低碳生活的一种方式,如何将太阳能热利用这一可再生能源系统与建筑融为一体,成为业界关注重点。 近年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已先后发布了4项有关民用建筑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内容涵盖了太阳能热水、太阳能采暖和太阳能空调等,用以规范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的设计、安装和工程验收,保证工程质量。这对于促进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健康发展意义颇大。 在建筑能耗中,热水、采暖和空调的能耗占据很大比重。因此,在建筑中积极推广太阳能贯穿热利用系统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要真正实现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的功能和节能效益,不能仅考虑太阳能集热器节能等设备和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结合,还应贯穿太阳能热利用系统建设的全过程。要包括规划、设计、施工到延寿和效益评估的完整建筑产业链,涉及设计、结构和设备等各个专业领域。要同时兼顾系统外在的安全、美观和内在的功能、效益,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 设计是在产品和工程实施过程的先行者,而在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的设计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目前国内与建筑结合的太阳能热利用系统仍然大多由太阳能企业完成,各地的建筑设计部门只是配合,影响了工作效率和系统质量节能环保。应使建筑设计院、建筑设备安装企业成为设计、施工、安装的主体。另外,建筑太阳能热利用的多部国家标准、设计手册、标准图集已经发布实施,但是宣传不够,在建筑、结构、设备专业的设计人员中没有形成应有的影响。在数字化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的设计却很少应用到更为智能的计算机设计软件,对于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的产能较少有系统热计量和效益检测、评估的技术措施。
(中国太阳能产业资讯荐)“到2015年,全省力争建立完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和咨询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完备的绿色建筑发展推广机制;新增两个国家级绿色生态城区,绿色建筑标识项目超过100项;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的20%以上。”这是在江西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该厅厅长陈平所言。 近期,江西省出台了《江西省发展绿色建筑实施意见》,成立了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机构,制订完善了《江西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 试行 》、《管理细则》、《评价标准》,组建了专家库,并通过制订一系列政策措施,力推全省绿色建筑向更高水平发展。 江西省决定从今年起,政府投资的国家机关、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建筑,具备条件的保障性住房以及单体建筑面积超过两万平方米的机场、车站、宾馆、饭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都要全面执行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同时,把绿色建筑列为省政府节能目标责任考核指标,要求各地落实绿色建筑发展的相关土地、财税、金融等激励政策,支持绿色建筑项目和绿色生态城区建设。 江西要求,从今年起在南昌市辖区内,政府投资、新立项、集中兴建的两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租赁住房(含并轨后的廉租住房),都要率先实施绿色建筑标准,并至少达到绿色建筑一星级标准。各设区市在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中可选择1个条件比较成熟的县(市、区),试点推进绿色建筑工作。今年二季度,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将组织专家对南昌市保障房实施绿色建筑标准进行一次专项督察,对其他先行先试的市、县提供一次巡回技术指导服务。 据了解,目前,江西省共有21个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其中,被列为全国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示范的16个项目已经实现并网发电,太阳能光热应用面积达到892万平方米,浅层地能应用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示范工程成效显著。景德镇市、南昌市、鄱阳县、新干县等10个市、县被列入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市和示范县,进贤县李渡镇被列入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镇。 江西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将严格绿色建筑全过程监管,严把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监理、验收关。对应当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设计,但未取得国家、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绿色建筑备案的项目,不得办理施工图设计文件备案,不得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不予核发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对应当进行竣工能效测评及检测但结果未能达到相应标准的项目,不得组织竣工验收。对达不到建筑